洪向阳先生《吉杰:从金领到快乐男声的成功转型》一文对于面临职业转型的人士来说有很好的启发。文中描述了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即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很多人从事着,甚至终身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可能这个工作还是在别人看来是令人羡慕的。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于是就只能自己体会着莫名的失落感了。
因为目前我正经历着职业转型的自我认知的评估,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进行了分析,也大量征求了家人同事朋友的意见。我非常赞同文章对于职业转型的观点和分析。
以前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读过一篇分析职业转型的文章,文章对于职业转型的传统误区给予了否定,并提出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观点-职业转型的失败,不在于传统理论所归纳的动机上,而是在于方法上。在职业生涯转变的过程中,要先做后想,而不是传统智慧所认为的三思而后行。该文作者为法国Insead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Herminia Ibarra),Insead是国际顶尖的商学院。
职业的转型往往伴随着对过去已经积累的工作经验的否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头开始。职业转型不同于跳槽,而是可能丢下已经干了20年的工作而去从事毫不相干的工作,比如律师不干了去当作家,或者是人力资源经理辞职去创办自己的玩具公司,他们从他们的新的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职场中很多人并不快乐,他们日复一日的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但他们对于自己职业的转型却畏首畏尾,许多专家把这种行为归因成动机,即人们害怕改变、对未来有莫名的恐惧感,并缺乏准备等等。即使那些决定转变职业生涯人,他们又往往陷入了传统的规划误区。误区的第一步是先了解自己,但是过多的反省会带来危害,让整天幻想改变职业生涯的人陷入白日梦;误区的第二步是找自认为信得过的人当参谋。但这往往适得其反,因为熟悉你的人会把你定格在你过去从事的职业中来审视,比如你一直在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你在他人的眼里,你的职业目标就是成为人力资源专家。因此你的同事和家人并不会就你的职业转变提供有益的帮助,反而有时却成为阻碍;误区的第三步是期望转型能一步到位。
洪先生文中说,吉杰的成功关键在于勇气。按照上述的传统误区来分析,吉杰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做法来实现自己可能存在的职业转变,第一步自省阶段可能就会迷失自我,因为人是由很多个自我组成的,而在找到真正的自我的过程中的痛苦就会导致行为瘫痪;第二阶段中,如果吉杰就参加快男征求家人和同事的意见,他得到的往往是阻力而不是支持,因为在同事家人的眼中,他被定格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品牌经理,而绝对不会和快男超女联系到一起;同时也不能期望第三阶段中的一步到位,直接寻求知名的唱片公司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而是进行阶段性的尝试。
那应该怎样来实现自己的职业转型呢?Ibarra教授开出的药方是,对可能的自我进行不断的检验。人们改变职业生涯所犯的最大错误是:不找到落脚点,就不肯迈出第一步。但是,如果不对可能的自我检验,幻想就永远成为幻想。另外,要改变自己的关系网,将触角伸出自己固有的圈子以外,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就业门路,而是帮助自己认识到可能的自我,最有可能帮助自己实现职业转变得不是自己熟悉的人,反而使那些不太熟悉的人。最后,要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转变做出解释,通过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来解释转变得诱因,让自己和他人相信自己的转变,自己也会变得踏实。
至于吉杰是否会真的借助快男实现自己的职业转变,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他已经为寻找真实的自我进行着积极的实践,正是在这些不断的自我检验中,他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到底哪一个角色才是真实的自我,如果缺失了这个实践和检验的环节,他可能仍然处在一个灵魂歌手角色的幻想之中,现在他终于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想想我们自己的确是在寻找真实自我的彷徨中一天天的度过,拿我本人来说,虽然我在工作的15年实践中经历了道路拆迁(墙上写拆)、合资企业秘书、国企初级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外企高级管理人员等不同的角色,但这些角色的选择往往是被动的,更别提兴趣所在了。想象中的角色像摇滚歌手、广告策划、营销销售,最理想的状态是拥有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旗下拥有酒吧产业和乐队,兴致所来,唱上几首歌,该是多么快乐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这种想象中的角色是缺乏实践认知的,去实践它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同时要放弃很多在别人眼中很有价值的东西。好在我可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转变中又将迈出实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