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技能提升改变命运 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时间:2010-01-18 17:35:30来源:向阳生涯作者:点击:3225
“振兴杯”大赛决赛的号角第五次在沈阳吹响,又将有一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可以预见的是:他们的命运将随着捧杯的那一刻而改变,因为在他们之前,前四届大赛决赛产生的45名获奖者的命运轨迹已经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随着全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实施,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也逐年提升。“振兴杯”不仅为青年技工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更为改变他们的命运提供了良好契机。本刊选登几位往届“振兴杯”获奖者的故事,希望能给更多青年工人以启示。
陆旸现在已经是一名高级职业指导师了。两年前来沈阳参加“振兴杯”那会儿,她只是一个初出茅庐、不善言谈的初级职业指导师。现在,她已经能熟练运用各种新型教学手段进行就业指导、专业授课了。
“这两年,我的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跟以前不一样了。”2007年,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师陆旸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三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指导人员决赛的第三名。
两年前,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在大谈“如何提高职业指导师的群众知晓率”,如今的她,已经俨然有了“社会热门”的职业荣誉感。“以我对自身状况的判断和掌握,职业指导师是最适合我的工作。”她说。
陆旸是辽宁大学专科毕业生,中文专业。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企业从事行政文秘工作,进入学校招生就业处工作后,她只能算是一个拿着中文系文凭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门外女”。
直到有一天,教育部门下文了,要求从2003年开始所有高职、本科院校都要将就业指导列为学生必修课。学校没有相关专业的老师,与该专业最为相关的招生就业处,顺理成章成为这门必修课授课教师的发源地。陆旸只能硬着头皮上。
还是2003年,这一年,陆旸所在的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改制了,学校从原来的沈飞集团职工高校变身成为普通高校。这一转变一下子把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推到了最前沿,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沈飞集团的惯例一下子成了“老皇历”。3年后,学生们将会像一滴滴小水珠一样融入社会的汪洋。
那时的陆旸,还不懂什么叫做职业规划,什么叫做职业指导,她所能做的只是尽己所能安抚学生在就业期产生的烦躁情绪。
2006年,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被要求要有职业指导师的从业资格证。陆旸来到了北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职业指导师培训。
“从早上8点开始上课一直到12点,下午1点半到5点半,有点像填鸭式教学,就是灌输。”即使在那个时候,陆旸还是与一般大众一样,觉得职业指导大概就是一个中间人,把企业需要的岗位告诉学生,再把学生推荐给企业。
那时,几乎身边所有人,包括自己的母亲,都不是很确切地知道职业指导师究竟是做什么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07年的第三届“振兴杯”赛场上,陆旸要极力呼吁媒体告诉大众“什么是职业指导师”的原因。
第三届“振兴杯”赛场上,陆旸有了与全国顶尖专家接触的机会,她与专家讨论教学方法,向专家陈述自己的工作理念,“现场分析题特别活,给你案例,让你在一群专家面前谈怎么做。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现在,陆旸会用就业沙龙的形式来补充传统的讲座授课模式,她会尽量多地给学生创造与自己互动、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哪怕只是一学期一次,“我们过去只上大课,一次课有两三百人听,而且只给大三学生上,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现在从大一开始就有就业指导,每学期5堂大课、10个学时,另外还有就业沙龙和群体咨询。”
如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青年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了创业的打算,陆旸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想法,“目前职业指导领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高级白领和本科生层面,很少有人研究怎么指导专科生和职校生的。我想试试突破一下。”
陆旸说,专科生和职校生往往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职业规划,“他们觉得自己反正毕业后也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没有什么职业生涯、职业规划可言,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技工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她打算以自己参加“振兴杯”大赛、以及她在“振兴杯”上接触到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为例,告诉学生,技工也需要职业规划,“比如你想创业,我会建议你先做一些与你创业方向相关的工作,做七八年后再谈创业。职业规划是动态的,一直都在变,一生都要规划自己。”
向阳生涯指出,职业规划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职业规划师具备全方位的能力,不但在专业上不断有所突破,同时还要突破自己的局限,最终实现助人自助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师-向阳生涯24年培训资质
Copyright © 2002-2025 向阳生涯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00189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