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学生与家长而言,能考入双一流、211大学,可谓是梦寐以求的。
然而近日,“211工程”的暨南大学,有81名学生逾期未报道,被注销入学资格。
考进211也不上,这背后更多的是无奈,这并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是校方的迟钝、家长的“无知”,共同造成的闹剧。
“就业弱势专业”频频霸榜、大学招生屡屡“阴沟翻船”
在暨南大学的注销入学资格名单中,很多专业就让人“望而却步”,比如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新闻学、国际商务、旅游管理、风景园林等等
表面上名字“高大上”,实际上就业前景很不明朗,这一类专业,就是所谓的“就业弱势专业”。
在暨南大学,还出现弱势专业“抱团”的情况:
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金融工程,集中在国际商学院、管理学院,而且两个学院都开设了工商管理;
酒店管理、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则在深圳旅游学院“齐聚一堂”;
近两年来,由于专业就业前景不明朗,造成专业招不满、学校被“放鸽子”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
比如四川师范大学,将电子商务、体育旅游、酒店管理等弱势专业,集体“发配”到遂宁新校区,希望利用四川师范大学的名声,促进一下新校区的招生。
结果学生家长根本不买账,校方征集了两次志愿,依然缺2000人,新校区无人问津,成了“2023年最惨大学”。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其中211大学共录取56万人,录取率5.2%
也就是说,考入211,就是全国前5%的尖子,那凭什么还要选择弱势专业?!
更有戏剧性的是,暨南大学被“放鸽子”的专业,不少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照样被放鸽子、新高考改革,正在加速专业淘汰
2023年暨南大学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
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很多都出现在缺席榜单上,甚至还有“全民嫌弃”的新闻学。
向阳生涯认为,并不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门槛太低、办学质量太差,而是市场变化太快,学校对市场、行业、职业的敏感度,完全跟不上了。
早先的社会导向,更青睐名校招牌,是院校大于专业的,不少大学专业设置追求“大而全”,既打造了不少优秀专业,又容纳了不少弱势专业。
新闻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曾经也是备受热捧的专业,但由于市场变化,如今几乎被“打入冷宫”。
先有就业环境的变化提供干柴,后有新高考改革点燃了薪火,对弱势专业的生存,形成燎原之势。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扩展与深入,将加快就业弱势专业的被淘汰速度,并倒逼高校主动思变,树立就业优先的思想纲领。
在向阳生涯的职业规划课程中,就增加了不少来自高校的学员,通过对职业与市场的认知补强,来重构自身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弃学”背后有多少无奈、根源在于“会考不会填”
在专业淘汰加速的情况下,还是有人选择了弱势专业,还是频频有人掉坑,我们认为有三大原因:
第一是冲稳保梯度设置不合理
部分考生的目标可能是985、211,但冲的学校难度偏高,稳的梯度没有完全拉开,而且志愿填写也相对草率。
这类考生通常“心高气傲”,进入了不是太满意的学校,基本上不会去报道,而是选择复读。
第二是掉进“学校+专业组”的坑
有些学校将优势王牌专业,和弱势冷门专业进行组合,如果优势专业没被录取到,就直接调剂到弱势专业。
这样的情况较为普遍,即便是211大学,也有不少弱势专业,更别说普通的本科了。这一点上吃亏的很多,所以填报志愿时,尽量组内专业都能接受。
第三是不懂志愿填报,只会考不会填,或者干脆让家长填
这是最普遍的现状,考生只会考不会填,家长对职业的理解也不到位,于是选择了高大上的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或者不顾孩子的特长兴趣,选了不适合的热门专业。
就以暨南大学的名单为例,并不全都是务虚的工商、管理、旅游专业,也不乏理工科专业,比如应用物理、材料化学,还有属于热门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业工程等等。
家长凭主观意愿填下的志愿,但考生本人并不感兴趣,特别是应用物理、应用数学,这样偏学术、偏理论专业,如没有兴趣,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新高考本质是“职业预分流”、职业规划,引领高考志愿规划
在暨南大学的案例中,能断然选择不去就读的,已经属于少数派的勇士了
在这81个毅然决然者的背后,有多少硬着头皮就读的?
有多少会在一两年后厌学、挂科、转专业、退学?
有多少会空熬4年青春,浑浑噩噩进入职场呢?
考进211的佼佼者尚如此,那进入普通高校的众多学子呢?
新高考的改革本质,就是一次“职业预分流”,它通过选科组合,为考生规划了12条升学路线。
但新高考也有个副作用,就是大大增加高考志愿填报难度
新高考以就业为指挥棒,要求家长必须站在职业规划的理论高度,进行科学的、谨慎的高考志愿填报,为孩子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同时,新高考迫使学校做出改变,重新梳理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合理开设专业,促进毕业生就业。
在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和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学员中,不光有未雨绸缪的学生家长,还有来自高校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师、辅导员、招生人员、就业服务人员等等。
大家都认为,新高考改革不光关系学生的命运前途,也加速了专业和院校的竞争与淘汰。
新高考对家长和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职业规划理念,以职业规划为最高纲领,是最直接的应对之道。 |